"北有同仁堂,南有雷允上"。雷允上在中醫藥行業中的地位可見一斑。據了解,雷允上是中國中藥行業的中的著名品牌,距今已三百余年歷史。
1734年,吳門名醫雷大升(字允上)在蘇州閶門開設“誦芬堂”藥鋪,始創雷允上。
1860年,太平天國進攻蘇州。雷氏家族不得以將店遷至上海法租界興圣街(今新北門永勝路)京江弄口開設了“雷誦芬堂申號”藥鋪。后太平軍敗退,雷氏家族重返蘇州,并在原址重新開設了“誦芬堂”藥鋪,但上海的“雷誦芬堂申號”藥鋪仍舊保留,由此形成了以蘇州為總號,上海為分號的雷允上誦芬堂藥鋪局面。
幾經世事流轉,至今,蘇州和上海的多家醫藥公司都在使用“雷允上”的字號。盡管這幾家公司分屬于不同的集團,彼此之間并無關聯,但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倒也和平共處相安無事。
但近年來,這一局面正被打破。圍繞2件“雷允上”商標的歸屬權問題,上海雷允上藥業西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雷允上)和位于蘇州的雷允上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蘇州雷允上)杠上了。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家雷允上還都曾被授予“中華老字號”的稱號。
上海雷允上VS蘇州雷允上
2013年1月4日,蘇州雷允上在第35類“藥品零售或批發服務;藥用制劑零售或批發服務;醫療用品零售或批發服務”上申請注冊了第11987639號“雷允上”商標、第11987640號“雷允上及圖”商標(下稱兩訴爭商標)。
2016年11月21日,兩訴爭商標被核準注冊。
2018年2月13日,上海雷允上針對兩訴爭商標向原商標評審委員會(以下稱原商評委)提出無效宣告申請。
原商評委經審理后作出了對兩訴爭商標予以無效的裁定。原商評委認為,上海雷允上的“雷允上”商標分別于2007年、2008年、2011年在“中藥零售”服務上被認定為上海名牌產品、上海名牌,兩訴爭商標的注冊違反了商標法第三十二條“以不正當手段搶注他人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所指情形。
蘇州雷允上不服原商評委所作裁定,于法定期限內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被訴裁定,并判令原商評委重新作出裁定。
據知產北京信息,近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一審審結了原告蘇州雷允上訴被告原商評委、第三人上海雷允上商標權無效宣告請求行政糾紛兩案。
法院經審理認為,蘇州雷允上既有傳承“雷允上”老字號的歷史淵源,也有長期在藥品零售服務上使用“雷允上”的事實,其申請注冊兩件訴爭商標并無搶占他人商譽的主觀意圖,不屬于商標法第三十二條“以不正當手段搶注他人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之情形。據此,法院判令被告撤銷前述被訴裁定,并重新作出裁定。
近年來,涉及老字號的商標糾紛案件逐漸增多,南北“稻香村”之爭、洛陽杜康白水杜康商標之爭、“冠生園”商標歸屬糾紛等讓老字號商標問題備受關注。老字號頻頻卷入商標爭奪戰,一方面反映出企業商標意識的覺醒;另一方面也是則凸顯了商標等知識產權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看的辛苦不如直接問??! 商標;專利;版權;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