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下稱海淀法院)就北京和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和聚公司)與杭州奇異鳥飲品科技連鎖有限公司(下稱奇異鳥公司)、北京茶桔便飲品店(下稱茶桔便店)侵犯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作出一審判決,判令奇異鳥公司停止侵權、消除影響、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共計200余萬元。宣判后,奇異鳥公司提起上訴,目前該案尚在二審過程中。
“HeyJuice”引發糾紛
和聚公司訴稱,其注冊了“HeyJuice”商標,核定使用在第32類“果汁飲品”等商品、第40類“茶葉加工、榨水果”等服務、第30類“水果醬汁(調味料)”等商品上。奇異鳥公司使用“HEYJUICE茶桔便”商標經營銷售果汁飲品的茶桔便店鋪并招商,銷售的商品為果蔬汁飲料,與和聚公司商標核準使用商品相同,涉嫌構成商標侵權。此外,奇異鳥公司和茶桔便店將與該商標近似的標識使用在商品名稱、包裝裝潢上,易使消費者誤認奇異鳥公司和茶桔便店提供的商品為和聚公司的系列產品,構成不正當競爭,故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奇異鳥公司和茶桔便店停止侵權、消除影響、共同賠償其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500萬元。
奇異鳥公司辯稱,其分別獲得了第21類、第43類上的“HEYJUICE茶桔便”商標,在對外推廣活動及加盟商的店面裝潢中使用該標識,或在奶茶杯上使用該商標,均屬于對注冊商標的合法使用。茶桔便店鋪所售飲品多為奶茶和部分大果粒茶而非果汁,并且均為現場制作,與和聚公司所售果汁需要通過集中生產、預包裝的形式出廠銷售不同;不僅如此,茶桔便店鋪與和聚公司的受眾亦存在區別等;同時,雙方使用的商標和標識從商標構成、顏色、排版等方面均不相同或近似。此外,和聚公司主張商標權,無權再依反不正當競爭法主張權利,且雙方不存在競爭關系。
茶桔便店稱其是奇異鳥公司的加盟店,店鋪所有裝潢和商品包裝均由該公司提供,門店銷售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與和聚公司不同。
一審認定構成侵權
海淀法院經審理認為,和聚公司與奇異鳥公司均涉及果汁飲料等飲品的制作和銷售。和聚公司的商標核準范圍中包含“無酒精飲料、果昔、植物飲料”等多種飲品,茶桔便店鋪銷售的種類絕大部分難以排除在此核定的范圍之外,故可以認定茶桔便店鋪銷售的飲品與和聚公司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為相同產品。奇異鳥公司制作及銷售與和聚公司同類的果汁飲品等產品,在和聚公司申請注冊了與果汁飲品等內容直接相關的第32類“HeyJuice”商標后,其未考慮可能與同類經營者發生的使用沖突,未給予合理避讓,申請注冊了第43類“H茶桔便圖標”商標,并進行招商加盟,超出注冊范圍使用和不規范使用該商標,同時刻意模糊弱化原有的“茶桔便”商標字樣,而加強“HeyJuice”在其標識中的比重和作用,屬于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消費者對二者商品來源的混淆。奇異鳥公司的上述行為存在過錯,侵犯了和聚公司享有的注冊商標專用權。
關于和聚公司提出的不正當競爭案由系對商標侵權案由不能獲得支持的補充,和聚公司經濟賠償的訴請亦以奇異鳥公司現有加盟店鋪的數量和加盟費為計算基礎,已覆蓋商標核準注冊前的行為,故不再就該案由單獨進行認定。最終,法院認定奇異鳥公司的行為構成對和聚公司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犯,因茶桔便店僅為奇異鳥公司的加盟商,現已停止經營,和聚公司對茶桔便店的訴訟請求已經實現。據此,法院作出前述判決。
商標需要規范使用
該案審理法官表示,該案屬于典型的涉商標侵權類糾紛案件。司法實踐中,在判斷被訴行為是否侵犯商標權時,一般遵循的判斷方法為:第一,被訴侵權行為是否屬于商標性使用行為;第二,使用被訴侵權商標的商品或服務的類別是否與注冊商標核定使用注冊的商品或服務類別相同或類似;第三,被訴侵權商標和注冊商標是否構成相同或近似;第四,被訴行為是否導致了相關公眾混淆或誤認。對于在相同商品或服務類別上使用了相同商標的行為,一般可以直接認定侵權,而無需再特別考慮混淆或者誤認的因素。該案中,和聚公司的商標核準范圍中包含果汁、無酒精飲料、果昔、植物飲料等多種飲品,茶桔便店鋪銷售的飲品絕大部分難以排除在和聚公司商標核定的范圍之外,因此最終認定茶桔便店鋪銷售的飲品與和聚公司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為相同產品。雖然奇異鳥公司主張其在第43類上的“HEYJUICE茶桔便”商標獲得核準注冊,但是考慮到該核定服務內容為咖啡館、餐廳、流動飲食供應、茶館等類別,與其實際經營行為中銷售的產品種類存在差距,在此種情況下,可以認定該行為屬于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的行為。
此外,如果被訴行為屬于使用他人合法享有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且該行為能夠用商標法予以調整,一般就無需再適用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其進行評判。(韓喬亞)
看的辛苦不如直接問??! 商標;專利;版權;法律